完美官方端网站登录入口   >   成员动态   >   “两山”理念20周年专题丨一束光的温度:青藏高原闪耀浙安“绿色能源”印记
“两山”理念20周年专题丨一束光的温度:青藏高原闪耀浙安“绿色能源”印记
发布时间:2025/8/28 9:06:53      点击数:23
字体: 小号    中号    大号
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指引下,浙江实践不断向更广阔的天地延伸。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发电项目,正是集团所属浙江安装硬核实力开拓“金山银山”的生动注脚。本期,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万镜环绕的能源高塔,感受绿色能源的澎湃力量。
巍巍祁连山下,皑皑雪域高原。在海拔近3000米的青海德令哈戈壁滩中,一座高达218.6米的巨型吸热塔拔地而起,如同矗立的绿色能源“灯塔”。环绕其下的,是27000面巨型定日镜,如一片闪光的银色海洋,精准地将聚集的阳光反射至塔顶。这不是科幻电影中对未来的遐想,而是由浙江安装承建的青海德令哈中控太阳能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项目——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壮丽实景。
当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过二十年征程之际,回望浙江安装承建的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发电项目,其意义愈加彰显。这座矗立于青藏高原戈壁的高塔顶端,那高达566℃的炽热熔盐,以及地面27000面定日镜汇聚的磅礴光能,在广袤西部变“光”为“电”、点“绿”成金,为清洁能源版图增添浙江亮色、为“两山”理念跨越省域实践写下生动注脚的力证。
“项目成功的关键,在于我们‘啃’下了这块‘高原、高空、高难度’的‘硬骨头’。”项目经理陶岚感慨道。作为浙江安装“重视程度最高、工作环境最艰苦、社会影响力最大”的项目之一,德令哈项目的挑战前所未有:高寒缺氧、超高吊装、技术尖端。面对极限挑战,浙江安装以科技攻关开路:将“高原光热发电超高吸热塔安装技术”列为公司级科研课题,创新采用225米自升式塔机分模块吊装塔顶超高层钢结构,巧妙应用180米高空悬挂桥式起重机解决塔内模块吊装难题,并率先引入“互联网+”实施远程安全质量管控。这套自主创新的“高空秘笈”,为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根基。
从2018年12月30日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——在隆冬严寒中成功实现“聚光并网发电”,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厚礼;再到2019年4月17日又一个里程碑时刻——项目首次实现满负荷运行成功,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值(熔盐温度达566℃,主蒸汽压力13.3MPa)。奋斗在德令哈的浙江安装建设者们,用“缺氧不缺精神,艰苦不怕吃苦,海拔高斗志更高”的信念,将“不可能”变成现实。他们顶风冒雪、攻坚克难的身影,入选了《2018年中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成就专题片》,在2019年中国光热发电市场形势与应对策略峰会上展示,赢得业内高度赞誉。
德令哈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此。它的成功并网与稳定运行,意味着每年可为祖国贡献1.46亿度(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4.6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约11万吨)的优质清洁电力,且配备了7小时的熔盐储热系统,实现“夜间发电”,有效解决了太阳能间歇性问题。它不仅是先进技术的验证场,更是绿色价值的转化器:在青藏高原这片生态敏感区域,通过零燃料消耗、零污染排放的运行模式,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探索了一条“和谐共生”的“中国路径”,是浙江践行“两山”理念、输出绿色能源解决方案、助力“双碳”目标的标杆实践。
一束光,穿越时空,在青藏高原被27000面“浙安智造”的“镜子”汇聚,凝结成塔尖炽热的熔盐,最终转化为汩汩绿电。这束光,映射着浙江安装深耕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雄心,辉映着浙安铁军在极限环境下的责任担当,更照亮着“绿水青山”赋能“金山银山”的无限可能。
Copyright 完美官方端网站登录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备05050917号-6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西路52号浙江建投大厦 (310013)